辦公室作為都市人主要的工作場所,直接影響著員工的身心健康。職場健康問題時有發生,從日常不適到長期積壓的職業病,部分職場健康問題甚至源自我們每天接觸的辦公環境。隨著企業越來越重視員工福祉,提升辦公空間質素不但有助增強生產力,也為員工締造更可持續及舒適的工作生態。

物理環境塑造健康基礎

辦公室設計的細節,在不知不覺中影響著大家的健康表現。有效的空氣流通和恰當的濕度,有助減低因空氣質素欠佳而導致的呼吸系統不適、過敏反應,甚至病毒傳播風險。照明質素亦值得關注。偏黃或過強的燈光容易令眼睛疲勞,加速視覺壓力累積,增加頭痛或眼乾等問題。至於長時間與辦公室工作枱為伴,若桌椅配置不當,頸椎及脊椎受壓機會大增,肌肉及骨骼負荷過重,或會引發慢性痠痛。

工作空間的心理壓力與支持

辦公室的空間規劃不僅影響工作的便利程度,亦直接影響員工心理健康。過度擁擠或缺乏私隱的工位,引發壓力、情緒波動,甚至降低工作投入度。噪音層面,高聲量開放式辦公區容易干擾專注力,部分人還可能長期處於緊張狀態,誘發焦慮或煩躁。倘若同事間能夠建立互相支持的文化,有利提升心理安全感,加強歸屬感,長遠而言有助員工面對工作壓力,減低壓力所帶來的負面影響。

現代辦公室健康風險

在辦公室久坐令不少員工出現腰背痠痛、血液循環欠佳等問題。長期缺乏運動,容易促使新陳代謝減慢,甚至增加心血管疾病、肥胖及糖尿病風險。慢性疲勞亦由此形成,部分人甚至出現難以入眠或壓力難解的困擾。至於經常重複同一動作,或長時間維持相同姿勢,亦是不少肌肉骨骼疾病的主要成因,例如俗稱「五十肩」,五十肩成因很多時候就與持續姿勢不良及肩部過度負荷有關,無論是在文件處理或長時間打字,都值得警覺。

person sitting beside table

辦公環境改善與措施

越來越多企業引入人體工學設計,調整辦公桌椅高度、外置螢幕支架或具備支撐性的工作椅,讓員工可根據個人身型靈活調節工作姿勢,減輕肌肉壓力。部分辦公場所積極引入綠色植物及擴大自然光源,提升空氣流動和精神活力。針對心理健康,不少企業設有靜思角落,鼓勵員工暫時遠離高壓環境,或推行彈性上班制度予員工更大自主空間,減低壓力來源。企業亦可透過健康講座或運動小組推動健康文化,協助員工自我管理健康。

當辦公室的每個細節都反映出企業對員工健康的重視,健康水平自然得到提升。從改善物理及心理環境到推動健康生活方式,企業與員工能攜手締造更優質的工作狀態。面對現代都市職場挑戰,不妨及早審視自身工作空間,調整器材與作息習慣,主動預防健康問題,讓日常工作與個人健康得以雙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