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工智能近年席捲全球,香港職場亦無可避免地捲入這股浪潮。無論是金融、物流還是零售行業,僱主對AI及數碼技能的要求愈來愈高。現時不少公司已將AI工具操作、數據分析能力列為招聘條件之一,懂得運用AI協助解難、提升效率的員工,明顯較受青睞。這種轉變令不少人開始主動進修AI課程,甚至跨界學習,務求在職場保持競爭力。

職位版圖大洗牌 行政及重複工種面臨挑戰


AI自動化技術普及,最直接影響到行政、資料輸入等重複性高的崗位。以往需要人手處理的日常工作,例如文件審批、報表整理、預約安排等,現時不少已交由智能系統或機械人處理。雖然部分傳統職位需求減少,但同時催生了AI監管、數據分析、系統維護等全新崗位。職場人士若能及早裝備相關技能,便能把握新興職位的機遇。

生成式AI重塑工作流程 企業營運模式轉型


生成式AI不單協助自動化重複工序,更開始參與創意、策略等高層次工作。舉例說,企業利用AI協助撰寫市場分析、優化營運流程,甚至支援人力資源部門進行人才篩選。很多公司更會結合ERP香港本地化系統,將AI應用於財務、供應鏈、客戶服務等範疇,令整個營運流程更流暢。這種轉型不但提升效率,更為員工釋放時間,專注於更有價值的工作。

在職培訓成生存關鍵 升級技能


AI技術發展一日千里,單靠學歷已難以應付職場變化。愈來愈多公司重視在職培訓,安排員工參加AI、數據分析等課程,甚至與培訓機構合作,提供度身訂造的學習方案。值得一提的是,近年不少企業積極推動電腦回收上門服務,將舊電腦升級再用,既環保又可作為員工學習AI的實習工具,減低數碼鴻溝,推動循環經濟。

MacBook Pro on white surface

人機協作新常態 管理層角色逐步轉型


AI普及下,企業管理模式亦出現變化。以往中層管理人員主要負責監督及分配工作,現時不少重複性高的任務已由AI或自動化系統處理,管理層反而需要花更多時間協助團隊適應新科技、推動創新和跨部門合作。懂得與AI協作、懂得解讀AI輸出結果的員工,將成為企業不可或缺的橋樑。

人工智能已經重塑香港職場的遊戲規則,從技能要求、職位結構到企業營運模式,無一不受影響。無論你身處哪個行業,保持學習動力、主動了解AI應用,將有助你在新時代繼續發揮所長。企業方面,積極推動員工轉型、善用資源如電腦回收上門服務,亦有助建立適應未來的團隊,迎接AI世代的無限可能。